桥体构造现真知 钢筋经纬锻匠魂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师生赴头屯河工业园开展桥梁施工实践教学活动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市政与道桥教研室阿依古丽·肉孜、张明明两位老师带领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24名学生,前往新疆维泰开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头屯河工业园三期银环路(八钢公路-安坪路)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开展实践教学。此次活动以桥梁施工技术为核心,通过现场观摩、专家讲解与动手实践,助力学生提升专业技能与工程认知.

(师生听取项目介绍)
一、沉浸式学习:桥梁施工全流程观摩
在项目副经理冯勇波的引导下,师生们深入施工现场,系统参观了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桥面铺装及钢筋绑扎等关键工序。冯经理结合工程实例,详细讲解了桥墩基础处理、桩基施工工艺及质量把控要点,并强调“桥梁下部结构是承载整体荷载的核心,需严格遵循设计规范与安全标准”。
通过近距离观察桥面钢筋铺设绑扎过程,学生们对钢筋间距控制、焊接精度要求等细节有了直观认知。普高道桥23-2班杨凡表示:“过去只能在课本上看到桥梁结构图,今天亲眼见到复杂的钢筋网架和混凝土浇筑工艺,才真正理解了‘力学与美学的结合’这句话的含义。”


(学生实地参观)
二、实践赋能:学生动手体验施工技术
为强化技能训练,学生们在教师与现场技术员的指导下,分组参与了桥面钢筋绑扎实践。从钢筋定位到绑扎固定,从工具使用到质量验收,每个环节都需严格遵循施工规范。活动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十字交叉法”“梅花形布点”等绑扎技巧,更深刻体会到施工精细化的重要性
普高道桥23-4班陈明洋感慨道:“看似简单的铁丝固定,实际操作中既要保证牢固性,又要兼顾效率,这需要理论知识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双重支撑。”
三、多维认知:从构造到安全的全面提升
通过观察桥梁下部结构的桩基施工,学生们学习了溶洞地质条件下的地基处理方案,并对比了传统浇筑工艺与装配式施工的优劣。
现场安全员还结合警示案例,讲解了施工安全规范,强调“安全帽佩戴、临边防护、机械操作”等细节的重要性。这种“技术+安全”的双重教育模式,使学生们对工程管理的系统性有了更深刻理解


(学生实操体验)
此次实践学习是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教学理念的生动体现。通过接触真实工程场景,学生们不仅巩固了《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工程测量》等课程知识,更在团队协作中培养了沟通能力与责任意识。
学院将持续推进“工地课堂”实践模式,让学生在钢筋与混凝土的交响中锤炼本领,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注入新生力量。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2025年4月25日